近几年,在重点型号的牵引下,航空工业成飞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已覆盖公司科研生产的核心业务过程和主价值链。但是,随着业务的快速拓展,应用的逐步深入,对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企业CIO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IT战略和IT体系?如何消除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业务主管与信息主管、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鸿沟?如何整合和集成各业务领域的流程和信息?如何消除以往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信息孤岛?如何通过IT治理,降低IT投资和运营成本,规避IT实施风险?这些都是企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架构作为企业业务变革与IT推进的重要理论和实施方法,恰好能指导和帮助企业管理层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全貌,应对业务环境的变化,破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疑难问题。
公司信息化架构由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组成,通过架构治理保持整个架构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以及业务架构与IT架构的协调一致。

航空工业成飞基于复杂组织体架构方法,形成基于架构方法的IT规划路径,即:按照目标驱动需求、基于现状验证需求、需求牵引规划的总体要求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包括:战略能力的分析、业务现状的梳理、IT架构的设计和IT路线的设计。通过战略能力分析,承接战略目标开放思维,驱动分解目标下的业务和信息化能力需求;着眼业务现状和问题,比照顶层能力需求框架,交叉分析,明确业务改进方向和十三五重点信息化需求,并实现基于现状验证需求的内在联系;汇总信息化需求,评估信息化差距,进行IT架构和路线设计,实现需求牵引的规划设计。如右图所示:

业务目标分析阶段:规划制定始于目标的分解,通过目标到能力,能力到业务和信息化需求的迭代验证,保证能力需求与业务目标的对准。其中,业务总体视图是进行目标完整性分解与能力验证的基础。基于业务总体视图建立航空工业成飞业务运行的完整性概念,包括业务构成和业务运行逻辑。业务构成通过业务组件总图表达,业务运行逻辑通过业务场景图表达。目前,航空工业成飞业务组件总图包含16个业务域、174个业务组件,业务场景图涵盖16个业务域及专业厂。在基于业务组件总图的业务目标到能力需求的分解过程中,首先基于波特价值链,从核心价值链和管理类业务两方面对各业务域的业务目标进行定义,共定义了73个业务目标。然后,将业务能力目标分解到各业务组件,提出了374条业务能力需求。最后,结合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要求,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分析数字成飞的核心特征要素,确定落实路径,并基于对业务能力的支撑需求,提出各业务组件的信息化能力需求。
业务和IT现状分析阶段:基于业务顶层视图,面向业务能力需求,分析业务现状,找出关键业务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IT需求。并从IT现状对业务的覆盖度、对信息化需求的支撑度等方面,评估信息化现状,提出十三五重点建设需求,形成IT支撑能力需求,保证信息化支撑能力与业务能力目标的对准。
T蓝图及路线设计阶段:汇总信息化能力需求,提出信息化愿景和蓝图,根据蓝图确定十三五信息化建设项目,并建立业务发展方向、需求与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分析项目之间的约束关系、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实施系统的业务准备度、实施能力等,确定IT实施路线。同时,应用ARIS建模工具,构建航空工业成飞的战略能力视图、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架构治理视图进行架构治理。以需求为主线,将业务目标、业务架构、IT架构、IT实施路线等要素进行关联,实现从目标到业务、IT的正向驱动和反向追踪。下一步,航空工业成飞将基于可视化的模型进行持续的IT治理,通过建模、仿真、决策、执行的不断迭代,实现从战略到业务、IT的不断优化。
深入研究TOGAF架构方法,提出以需求为主线的IT规划思路,在大的思路下,形成14项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对应的实施模板,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方法论,推进IT规划的实施。
为确保基于架构方法的IT规划项目的有效推进,设计与业务相融合的业务架构, 在各部门设立CIO,建立部门CIO联合团队,有效支撑业务架构的全面梳理。
组织多场复杂组织体架构方法专项培训,包括复杂组织体架构理念和方法、知名架构体系、TOGAF内容详解和架构实施方法等内容,使得架构方法和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基于架构的IT治理模式建成。
对TOGAF架构开发方法在军工企业中进行了适应性论证和裁剪,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IT规划技术方法论,描述企业的组成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设计和演进规则来定义企业的结构和运转方式,并以此指导建立规范化的流程体系以及与业务相协调相融合的信息系统,确保战略、业务和IT的一致和对准。
通过系统分析工业4.0的核心技术要素,与成飞具体业务相结合,提出了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下,成飞的业务运行模式,以及在该模式下各业务领域能力要求,同时将各业务领域目标逐层分解到个业务活动中,使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运营活动中,从整体上推动成飞业务模式的优化与演进,有效推进运营管控能力的提升。
首次建立了企业管理从目标到业务到IT的数字模型,构建航空工业成飞的战略能力视图、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架构治理视图进行架构治理。以需求为主线,将业务目标、业务架构、IT架构、IT实施路线等要素进行关联,实现从目标到业务、IT的正向驱动和反向追踪。航空工业成飞将基于可视化的模型进行持续的IT治理,通过建模、仿真、决策、执行的不断迭代,实现从战略到业务、IT的不断优化。
企业架构是企业战略目标和IT战略落地的桥梁,也是进行IT决策的依据和出发点,它提供了业务需求与技术支持之间的高效转换机制。航空工业成飞从人员建设、机制建设和模型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架构治理体系建设。将企业架构体系与信息化的整个生命周期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嵌入信息化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实现基于企业架构的IT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
采用国际标准的体系架构框架TOGAF基本框架,通过适应性论证和裁剪,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IT规划技术方法论,设计具体的实施路径和实施模板,指导IT战略规划实施。
面向基于SOA应用架构,采用业务组件描述业务架构,使得应用架构设计分布合理,同时采用业务场景图法描述业务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应用之间的集成关系分析提供基础。
架构的方法强调模型化,通过基于ARIS进行架构建模,以需求为主线,将业务目标、业务架构、IT架构、IT实施路线等要素建模并关联,实现从目标到业务、IT的正向驱动和反向追踪。
通过架构方法在成飞的实践,初步构建起成飞架构体系,帮助将企业架构体系与信息化的整个生命周期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嵌入信息化的每个关键环节,实现基于企业架构的IT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助推成飞架构治理体系建设。
提升信息化规划对业务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引领力度。架构方法落地支持企业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推助实现企业战略到业务到IT的全线贯通核对齐,促进信息化规划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并通过持续的IT架构治理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预期目标的协调一致,有效支持产品研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并通过实现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的协同,有效避免重复投资、盲目建设、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业务和IT的深度同和,实现成飞IT效益最大化。
通过对TOGAF架构开发方法的深入研究,结合成飞的实际业务,进行适当的剪裁和创新,经过多轮迭代,形成了具有成飞特色的基于架构方法的IT战略规划实施路线,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并针对个步骤制定了详细的模板,该方法具有前瞻性及先进性,可推广到行业其他单位。